山东寿光朱氏
AU2535
hg38 / GRCh38
N-Y189444
D5b1b
E11:
African 0.07
European 0.10
India 0.00
Malay 0.00
Dai 7.72
Yi 21.22
East China 48.35
Japanese 6.54
Oroqen 13.69
Yakut 1.41
American 0.89

East Sea K12
Korean 39.23
Han Chinese 35.33
Mongolian Tungusic 14.49
Tibetan 8.90
Amerindian 1.07
Dai 0.93
Yakuts 0.05

Dodecad K12b:
East Asian 64.31,
Southeast Asian 27.05,
Siberian 8.55,
Northwest African 0.09

K47:
Tibeto-Burman 5.7
Turkic-Altai 0.13
Proto-Austronesian 3.69
Andean 0.02
Indo-Chinese 0.04
Mongolian 8.39
East Asian 41.74
Amuro-Manchurian 11.91
Meso-Amerind 1.29
South-Chinese 27.09
覆盖度97.38% 平均深度40

源基因

中国
津枝渡
冀鲁官话(保定、天津、济南)
汉族
祖先,晋绥民系;现在,冀鲁民系
沧惠片
鲁北朱氏
先祖孤身迁徙,在一条小河边北岸择良地而居。 一、朱氏探源 朱氏父系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朱襄氏、曹姓、子姓、狸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 周成王五年、周公摄政五年(公元前1038年),父系N-CTS142出现。现在,这一父系参与检测的朱氏3人,其他40多个姓氏共有120多人。我们可以借助父系基因,判断与其他朱氏的关系。 (一)朱氏的主要来源: 其一是朱襄氏朱氏。5000多年前,在今河南柘城县一带生活着朱襄氏族,他们崇拜赤心木,以此为本氏族的徽记,其部分后裔以朱为姓。《词源》载:朱襄氏,“炎帝的别号”。考古工作者对大量的出土文物结合历史文献进行分析考证,认为周口市淮阳区大朱村平粮台遗址和太昊故墟宛丘是一个地方,“陈为太昊之墟”、“炎帝神农初都陈”等历史文献的记载得到了初步的证实。平粮台古人遗骨测出是N-M1819,跟我们N-CTS582共祖15840年。亦有人认为朱襄氏后裔父系为O。很显然,朱襄氏不是我们这一支朱氏的来源。 其二是曹姓朱氏,有2400年的历史。周武王兴周灭商时,曹挟因辅佐有功,被封于古老的邾人居住地建立邾国,曹侠率领族人同迁邾地,与土著邾氏形成一个新的邾氏族群。先秦时期曹姓朱氏一直活动于豫鲁苏鄂地区,汉朝时沛国成为朱氏最重要的繁衍中心。23魔方基因公司家族研究结果,沛郡朱氏可能对应的Y遗传标记为N-MF36780,与我们分支共祖于18640年前,不是我们的姓氏来源。 其三是子姓朱氏,出自宋国君主微子启的后裔公子朱之后,公子朱的子孙后代以其名字“朱”为氏,已有2300年历史。孔子也是微子启的后裔,与公子朱同为一脉。据目前基因检测,孔子后裔可能父系基因是C,跟我们共祖于66340年前。 其四是狸姓朱氏。源自尧帝之子丹朱,以丹朱为开姓始祖,已有4000年历史。舜封丹朱为房邑侯,别为狸姓。隋唐时期,他们在沛国相县成为望族。他们的父系为O,和我们共祖于38290年前。 (二)古代少数民族改姓 东周赧王七年(公元前308年),父系N-Y189547产生,成为我们这支朱氏和燕氏的共同祖先。23魔方基因检测公司没有给出春秋战国时期我的祖先所属方国,说明当时不在方国境内,或者人数很少没有爆发。 有研究者推测,父系N-Y189547下游的朱氏和燕氏可能与乌桓、鲜卑、契胡有关。《后代书·鲜卑传》:“鲜卑有燕氏。”十六国、五代十国时期慕容氏建立多个燕国,国亡之后部分族人以燕为氏。 1、乌桓渴烛浑氏改为朱 《晋书》《水经注》提到的“乌丸羯朱”“乌丸渴末”,均为“乌丸渴朱”讹误,说明渴烛浑是乌桓(乌丸、乌延,乌兰)的一个部落。渴烛浑、可朱浑、可烛浑、可足浑、渴足浑、渴烛、渴朱等多种写法,其实是同一个复姓的汉语异译。乌桓与鲜卑同为东胡系族群,其族属和语言系属有突厥、蒙古、通古斯诸说,未有定论。 战国时期,乌桓之名出现。西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破,部众离散,乌桓这一支逃至乌桓山,遂以山名为族号,大约活动于今西拉木伦河两岸及归喇里河西南地区。东邻挹娄、夫余、高句丽等,西连匈奴,南与幽州刺史所部相接,鲜卑居北,乌桓居南。 西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军大破匈奴,将匈奴逐出漠南,乌桓臣属汉朝,南迁至幽州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驻牧。五郡乌桓各有首领,其中辽西、辽东、右北平三地的乌桓人最多,被称作三郡乌桓。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乌桓大规模从五郡塞外南迁至塞内边缘十郡,即今辽河下游、山西河北北部及内蒙古河套一带驻牧。乌桓在两汉时先后两次南迁,逐渐发展壮大。 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征讨乌桓,乌桓战败后大部分归附曹操。曹操将幽州、并州各郡乌桓共万余落徙居中原,精壮随军作战,于是三郡乌桓号为天下名骑。迁入中原者渐与汉族融合,留居塞外的大多并入鲜卑。 西晋(265年—317年)时期,渴烛浑部落附着于段部,活动于辽西,他们随段部一同战斗,组成乌丸突骑,成为幽州刺史王浚进攻邺城的前驱。 前秦太和五年(公元370年)十一月,前秦灭前燕。此后,苻坚安排乌丸杂类于(陕西)上郡、冯翊、北地三郡。而后,慕容垂借助乌桓的帮助建立了后燕。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实行汉化。根据《魏书·官氏志》《元和姓纂》等记载,渴烛浑氏改为朱氏。 可朱浑氏的代表人物有可朱浑元(?-559年),字道元,太安郡狄那县(今山西省寿阳县)人,北魏大臣可朱浑昌之子。孝昌年间(526年),参加六镇起义,受封梁郡王。兵败后投奔于尔朱荣,参与攻打洛阳。跟随雍州刺史尔朱天光平定关陇起义,迁渭州刺史。入据秦州,大战夏州刺史宇文泰。回归东土,投奔大丞相高欢,授元氏县公,拜车骑大将军一职。擒获西魏仪同三司金祚、皇甫智达,迁朔州刺史。北齐建国后,成为开国元勋,册封扶风郡王。跟随文宣帝高洋攻打山胡(契胡、稽胡)和柔然,拜大将军、太傅、太师。天保十年去世,追赠假黄钺、太宰、司空公、录尚书事、并州刺史,谥号忠烈,配享世宗(高澄)庙庭。 2、契胡尔朱氏改为朱氏 除了渴烛浑氏改为朱氏,还有上文提到的契胡尔朱荣,其部分族人也改为朱氏。 契胡,又称稽胡、山胡、步落稽,据说是南匈奴后裔,也有观点认为是山戎、赤狄之后。西晋时,分布于今山西西部、北部,包含离石胡、西河胡、吐京(土军)胡、五城郡胡。南北朝时,徙于今山西、陕西北部方圆七八百里的山谷间,种落繁盛。他们亦知种田,地少桑蚕,多衣麻布。契胡有自己的语言,但其高层通晓汉语。十六国时,契胡投靠拓跋部。北魏开国道武皇帝把契胡安置在北秀容(今山西朔州),这里有条河流叫尔朱川(今朱家川),契胡部酋长即以河名作为姓氏,称尔朱氏。 尔朱氏的代表人物是尔朱荣(493年~530年),字天宝。在鲜卑拓跋氏的早期历史上,尔朱氏即为拓跋氏部下的酋帅,随拓跋氏征伐。北魏孝明帝时,尔朱荣从他父亲那里继承了散骑常侍、平北将军、秀容第一领民酋长等称号。在北魏后期政权中,尔朱荣因镇压各民族人民起义有功被朝廷重用,后发动了著名的“河阴之变”,加速了北魏政权分化瓦解。之后,尔朱荣凭借自己掌握的强大军事力量,专横跋扈,根本就不把北魏孝庄帝放在眼里。孝庄帝虽然被迫授予他为“柱国大将军”,但时刻想将其除掉。永安三年(530年)农历九月,孝庄帝使用计谋,诛杀了尔朱荣及其子尔朱菩提、尔朱天穆等。 尔朱荣族裔为躲避追杀,改为单姓尔氏、朱氏、鞠氏、莒氏等。从改姓鞠、莒两个发音来看,契胡人把“朱”读作“居”,跟我们方言一致。 3、主儿乞氏改为朱氏。 主儿乞部(ᠵᠦᠷᠺᠢᠨ,jurki)或称禹儿乞(yürkin)、主儿勤(jurkin)等,是12世纪蒙古乞颜部的一个氏族,属于尼伦蒙古。铁木真曾祖父合不勒的长子斡勤巴儿合黑,从部落中选取了勇敢善射的优秀部民组成部众,组成主儿乞部。斡勤巴儿合黑的孙子撒察别乞、泰出,开始依附铁木真,推举铁木真为蒙古部的可汗,后来,自恃主儿乞部强盛,开始不服铁木真,袭击了铁木真的后方。1197年,铁木真击败主儿乞部,将主儿乞部并入蒙古部。主儿乞氏,汉姓多为朱氏、周氏、康氏、齐氏、祁氏、陈氏、秦氏等。 二、基因常染和遗传距离 常染方面,K47满洲和蒙古合计超过20%,E11鄂伦春和雅库特合计15%,DNALand蒙古和通古斯24%,K7b西伯利亚25%。数据说明祖先有较多的通古斯血统,总体偏北。 采用G25坐标,与8930个现代人样本比对,我跟东胡系的满洲人遗传距离最近,依次是:满族、山东汉族、满族、裕固族、河南汉族、山西汉族。与8187个现代人样本比对,遗传距离依次是裕固族、山西汉族、满族、山东汉族、保安族、土族。采用E11进行遗传距离计算,我跟山西人遗传距离最近(3.84),河北人第二(4.51),山东人第三(4.67)。细分到晋北、晋中、晋南以后,我跟晋中(太原市、晋中市、阳泉市、吕梁市)遗传距离最近。 在我的23魔方基因关系中,有8个哈萨克族人、11个蒙古族人。基因关系中新疆阿勒泰的托热,是哈萨克汗国的创立者贾尼别克的后裔。哈萨克汗国是蒙古黄金家族后裔在1456-1847年间创建的国家,由术赤系的苏丹克烈汗与贾尼别克汗创立,1456年正式脱离金帐汗国。同时,我们父系分支还有满族、蒙古族、朝鲜族诸蒙通民族。 根据父系和常染,目前尚不能确定我们跟上述全部朱氏的渊源。 三、方言 撒抹,扫视。辽史记载中有萧撒抹。 嬷嬷,满语meme,意为“乳”、“奶”。 兀图(兀里巴图),满语,水不凉不热。 温乎(温得乎儿),满语wenjehun,温热、发热。 虎斯,有力,契丹语,蒙古语,女真语。 弗流,高句丽、满语fulu,意为水满将溢状。 皮实,契丹语,皮室、比室,意为金刚和坚固。 哏哒,责备。 伍的,等等,什么什么的。 胡嘞嘞,胡啰啰,乱说。 侵边,侵犯边界。 嚯嘹,呼唤人。 稀里马哈,马虎。 呲哒,批评人。 嘎古,吝啬。 畅吱呦,愉快。 哗备,批评。 恶发,感染。 拉忽,粗心大意。 苛答,给人受气,虐待。 爷,父亲。据考证,鲜卑人称父亲为“耶”,为音译,后世加上“父”字,组成“爺”,现简化为“爷”。 娘,母亲。 四、民俗 寒食节,要蒸面燕,小孩子还要碰鸡蛋。 中元节提前一天过,是在农历的七月十四日。 在葬俗方面,实行西首葬。 五、饮食 我们喜欢馍馍、大饼、炒饼、烧饼、面条,还有拨烂子等地方特色的食品。 产妇坐月子期间要喝用黍米做的黄酒(稠酒),山西大部、陕西、河南西部有这样的习惯。据说这种如黄河浊水般的稠酒,会利于产妇下奶。陕北女人坐月子,会用黄酒煮鸡蛋。 喜宴过去是“八大碗”,再没别的菜。 春节期间有一道必备的菜,山蘑菇炖鸡。
连学华云建


微信扫一扫

© 2020-2025 TheYtree.com


祖源树TheYtree 祖源树, 父系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