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辽宁《锦县志》记载:“金氏其姓出于高丽,散处复州,清初从征有功,为内务府镶黄旗汉军人,一世有成例赠文林郎。”复州辛亥革命后称复县,在辽东半岛南部,今属辽宁省瓦房店市,为金氏入辽东最早居住地。“一世有成”谓随满人出征、入关的金氏第一代人物金有成,他实际上是金氏迁居辽东之第四代。金朝觐在《家谱序》中说:“高丽自清国初内附者有数姓焉,金氏其一也。他姓入旗籍,尚称高丽,满洲之金氏则世为汉军,初居盛京西南彰义站。国朝定鼎后,金氏分三支:一支随军当差,一支仍留东边外戥子街,一支住锦州。今谱中所载者,皆世居锦邑者也。” “盛京西南彰义站”当即今沈阳市西南约 40 公里之彰驿站,为金氏迁居辽东后的居住地之一。“东边外”指清代柳条边自威远堡至凤城南段以东地区。“东边外戥子街”,即今吉林省公主岭市秦家屯镇戥子街村,是金氏迁入辽东后另一支的居住地。金朝凤《金氏通谱序》亦云金氏曾在“辽东戥子街居住。传二世金德公迁至沈城西南彰仪暂居”。金氏始迁辽东的时间,约在明朝万历年间。金科点、金科兆、金科庆三兄弟在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共同撰写的《金氏族谱序》中说:“我金氏自朝鲜内附,迄今已二百余年。”由清代嘉庆二十四年前推二百余年,正是明代万历时期。又据金朝凤《金氏通谱序》记载,金氏迁居辽东的第四代金有成处于明清之际,充当正黄旗内务府大粮头。《锦县志》又载金有成“清初从征有功”,“例赠文林郎”,则金有成清初至少应有 25 岁左右。如按平均每一代相差 25 年推算,则金氏第一代迁居辽东的时间大约在明代万历中期,即公元1590 年前后,金氏第一代迁居辽东时的年龄大约在 50 岁上下。《金氏族谱》明确记载:率领族人由朝鲜迁居辽东的第一代人物是金蒲甲。第二代为金德,金德生有三子,长曰金财,次曰金柱,三子曰金荣,是为迁居辽东的金氏第三代。金财之子为金有成;金柱有三子,分别是金有忠、金有用、金有明;金荣之子为金小雪,是为迁居辽东的金氏第四代。《金氏族谱》注云:一至三代为朝鲜族,四代金有成清初从征,加入汉军,始为满族镶黄旗;金有忠随军进京当差,金有用加入汉民军去湖南,即为汉族。金有明下落不明。金小雪与家族走散,被蒙古殷姓收养,改为殷姓。